道具自慰

学术成果
   道具自慰»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何浩然:《所有人都能尝试的实地实验:审计实验方法与应用》,2025年8月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量:

    何浩然教授、夏静文博士所著的《所有人都能尝试的实地实验:审计实验方法与应用》,于202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验经济学是实证经济研究范式之一,现已成为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实验方法中,审计实验方法具有揭示人类行为模式尤其是委托-代理和歧视机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在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健康经济学所涵盖的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医疗服务、婚恋市场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研究者分析经济现象、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工具。尽管审计实验方法在理论验证和政策效果检验上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国内对审计实验方法的系统性介绍还近乎空白,更不用说以呈现如何围绕审计实验方法开展研究为目标的指导性教材。

 鉴于审计实验方法的前沿应用在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研究者和学生在学习与运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如实验设计的复杂性、审计材料制作的困难、因果识别策略的选择等一系列挑战,亟须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我们结合十余年来在审计实验研究和教学方面的经验,编写了《所有人都能尝试的实地实验——审计实验方法与应用》,旨在为广大有志于开展实地实验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系统指导与全面参考。

 本书在借鉴和消化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和素材的基础上,坚持以系统性和实用性为核心特色,全书编排努力体现逻辑性,同时确保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首先,本书依据行为经济理论、实验经济学方法应用普及和我国政策试点经验的实践需要,对实验方法特别是审计实验方法展开详尽的介绍,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审计实验方法的因果识别策略,并对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且深刻的分析,总结出了改进经典方法不足之处的可行举措。其次,本书采用多项审计实验研究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进行具体的实操指导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帮助他们在不同的研究场景中灵活运用审计实验方法。此外,我们还参考引用国内外优秀审计实验研究,紧跟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并基于审计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既往应用文献和审计技术发展,尝试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主要面向经济学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对经济学实地实验方法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无论读者是刚刚接触实验经济学的新手,还是希望深入了解审计实验方法的学者,本书都将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助力他们在研究实践中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本书共分为15章,内容涵盖导论、审计实验概述、审计实验方法及审计实验应用四大部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第一,本书的导论部分全面介绍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对包括审计实验在内的各类实验方法进行了概述。第1章对实验与经济学进行定义,并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实验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并回顾了实验经济学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第2章进一步探讨了实验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涵盖了理论检验、规律探索以及政策与制度评估等方面;第3章则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法的常见类型,重点阐述了审计实验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并强调了其在获取经济学实证研究数据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本书的审计实验概述部分自然衔接导论部分的内容,进一步聚焦于审计实验方法,深化读者对该方法的理解。第4章回顾了审计实验从诞生初期、蓬勃发展到现今应用拓展的发展历史;第5章对审计实验方法进行分类讨论,介绍不同类型的审计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第6章介绍了审计实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推动政策制定和评估政策效果方面的具体应用。

 第三,本书的审计实验方法部分结合具体的研究实例,深入浅出地对审计实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细致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其中,第7章通过因果推断方法比较分析,讲解了因果推断策略及其在审计实验中的应用;第8章和第9章介绍审计材料的设计和审计实验的开展流程,强调科学设计的细节;第10章和第11章探讨了审计实验方法面临的批判及其识别策略的改进探索,帮助读者识别并应对研究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一部分通过系统且细致的方法论指导,帮助读者掌握开展审计实验的核心技术。

 第四,本书的审计实验应用部分所涵盖的第12章至第15章,通过丰富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审计实验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实战”效果。具体而言,第12章和第13章分别介绍了审计实验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方面的应用研究,聚焦于对雇主的招聘决策和雇员的求职决策的考察;第14章探讨了审计实验在委托-代理服务中的应用,如在医疗服务、维修服务和出租车出行服务领域的应用;第15章扩展到住房市场、婚恋市场、公共服务市场及汽车销售等其他市场,展示了审计实验方法的广泛适用性。